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>初识佛法初识佛法
关于教育--净空法师语录
简介学佛经验
网友问: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子女?
净空法师答:古人说教子要在年少。但现在这个时代,计算机非常普遍,家家都有,小学生已经利用计算机做功课。而计算机网络的内容非常复杂,作父母在这方面要特别关心,以免儿女小小年纪心灵就被污染,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。所以,最近有些父母告诉我,儿女不听话;作老师的说学生不听话,原因何在?都是电视看多了,网络接触多了,他们懂得的知识超过父母、老师,你说一句,他会说十句。虽然他们懂得很多、看得很多、听得很多,但是没有智慧去判断是非、利害。这个社会有善良的一面,也有阴暗的一面,不但儿童不会辨别,成年人有时也难以辨别。
尤其现在社会是民主自由开放,丝毫约束都不行。譬如,美国是儿童的天堂,在美国管教儿女相当不容易,你要是骂他、打他,他可以到警察局去告父母虐待儿童,父母还要吃官司。有时小孩不告,邻居会告,邻居看到你管教太严格,就打电话给警察局,告你虐待儿童,麻烦大了!这与中国社会不同。因此,在美国一定要心平气和跟小孩讲理,开辩论会,必须让他心服口服,让他知道一切是为他好。
现今子女背叛父母,学生背叛老师,到处可见。这种背师叛道,欺师灭祖,都是阿鼻地狱的罪业。我们不必跟小孩说果报之事,因为他不会相信,你要讲他能理解的。这当中最重要的,父母跟老师要以身作则,因为在子女心目中,父母是他的榜样;在学生心目中,老师是他榜样,所以一定要做个好样子给他看。你要教孝,你必须自己孝顺父母;你要教敬,你必须自己敬事师长。你教孝敬,自己没做到,他不会相信你。
网友问:四、五岁的孩子阅读经典及学习文言文,请问其顺序如何?
净空法师答:四、五岁的儿童,应当从《弟子规》入门。《弟子规》是圣贤教学的基础,非常重要!这个教学若能让儿童欢喜接受,不是容易的事情。重要的是大人也要学习,并做榜样给小孩看。父母是子女的表率、模范,父母在子女面前,行住坐卧规规矩矩,然后再要求他,他会心服口服。若你自己不如法,要他按照规矩做,他不服你。
从前父母是儿女的榜样,老师是学生的榜样。做老师的很辛苦,要做出样子给学生看。而对于儿童,最重要的是身教,其次是言教。到他十二、三岁之后,根基扎下去了,那时言教重于身教。童蒙教学,《弟子规》是基础,再来读《三字经》、《四书》,从此地扎根。
若要学文言文,《德育课本》非常好,很浅显。每一篇都不超过一百个字,每天学一篇,对于德育、文学都有好处,可以为他奠定根基。佛经裡面,印光大师提倡的《了凡四训》,及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、《十善业道经》、《无量寿经》都非常好。小朋友的记忆力好,先读诵,不必求解义,读到能够背,背熟了还要常常温习,一生都不会忘记。长大以后处事待人接物,起心动念就会想到经典上的教训,这些教训自然会起作用。
网友问:如何教小孩学佛?
净空法师答:小朋友学佛从读经开始,我过去在美国劝导大家教小孩背诵《无量寿经》。小朋友读《无量寿经》有四种好处︰第一,不会忘记中国的语言;第二,认识中国文字,从小帮他奠定根基;第三,他学习到中国的文言文;第四,他学佛了。所以教小朋友念《无量寿经》,一举四得,不能忽视。天天督促他背诵,一定要背得很熟,他一生都不会忘记,受用无尽;到他长大之后,会感激父母教诲的恩德。一家人每天找一个时间来读经、听经,大人跟小朋友一起,天天不间断。听完之后,讨论、讲解,这是真正教导儿女,真正爱护儿女。
网友问:小孩现已十八岁,不太听话,请问是否為怨亲债主所碍,应如何引导?若本人一心念佛求佛菩萨感通,小孩是否能转变?
净空法师答:现今全世界,这种事情可以说是一种正常的状况。十八岁的小孩还听父母的话,这真正是孝子贤孙报恩来的。小孩很难教导,原因是整个世界、社会负面的诱导,及电视的内容每天都是杀盗淫妄,电脑就更不必说了,这是任何人都没有力量制止的,所以电视与电脑正是毁灭世界的主要原因。
现在家庭的问题难解决,学校的问题也难解决,这是全世界最普遍的现象,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。说真实话,诸佛如来都无法转得过来,更别说是我们了,所以我们只要尽心尽力去做,功德就圆满了。
而念佛求佛感通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,这个感通不是普通感通,而是自己要修行证果才行,不是念几句佛号就好了。你的妄想、分别、执著完全没有了,真正念到一心不乱,证阿罗汉果、证菩萨果位,这样就很有效果,否则很难。
网友问: 孩子崇尚自由、物质,请问要如何教育孩子的人格、道德,以菩萨心利益眾人?
净空法师答:我们在家裡要给家人做好样子,在社会要给大眾做好榜样。日常生活当中潜移默化,不要希望很快能收到效果。效果没现前,要反省「我做得还不够,要认真努力去做」,至诚就有感应,所谓「精诚所至,金石為开」。别人还没有感动,是自己的诚意不够;真诚到了极处,没有不感动人的。
在家裡要做家人的好榜样,真正把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完全落实,就能感动你的家人、亲戚朋友、同事。要真做!肯吃亏,愿意上当,於人无争,於事无求。如果不肯吃亏、不肯上当,你的诚意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好的受用,让给别人;别人不要的,我们来接受,永远这样做下去。这是释迦牟尼佛為我们示现的,老人家一生三衣一钵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。到晚年,他也没有改变此生活方式,这是真的。
很赞哦! (74)
上一篇: 关于教育--学诚法师语录
下一篇: 关于事业--学诚法师语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