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>法事文章法事文章
【盂兰盆节】盂兰盆节日的意义
简介以此功德回向历代宗亲、冤亲债主、已逝亲朋、累世父母,不仅现世父母消灾延寿,七世父母也能脱离恶道。
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,是民间传统节日,俗称“鬼节”,道教称“中元节”,佛教称之为“盂兰盆节”,在这一天,大家祭祀父母,纪念先人,也是盛大的祭祀节日之一。
什么是“盂兰盆”
“盂兰”是梵文的音译,意为是“倒悬”(人被倒着挂起来)。用以形容三恶道众生(地狱、饿鬼、畜生)的苦厄之状。
“ 盆”是盛载食物的容器,泛指一切盘、碗、桶等清净容器。“盂兰盆”的意思就是用来救被倒挂着的人的器物。盂兰(倒悬)是所救,盆是能救,能所合在一起叫盂兰盆,就是救倒悬盆的意思。
后来就逐渐演变成:用盆子装满各种珍贵百味美食,恭敬奉献佛僧,承仗三宝不可思议福田之力,以解众生倒悬之苦。
“盂兰盆节”的起源典故
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目连尊者,想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,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,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。目连十分伤心,于是用钵盛饭,想送于母亲吃,可是饭菜一到母亲嘴边,就会化为灰烬,目连无奈只好哭着向佛陀求救。
佛陀告诉目连尊者,其母罪孽深重,必须集合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,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,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,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,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,才能救出她。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,其母终于得到了解脱。于是便有了盂兰盆节。因为它的背后所散发出的是佛教浓厚的孝亲报恩思想,这天又被称为佛教的“ 报恩节”。
盂兰盆节,佛欢喜日
在佛陀时代,印度经常兴办盂兰盆会,据《大盆净土经》记载:印度频婆娑罗王、须达长者和末莉夫人等,都曾依《佛说盂兰盆经》,造五百金盆供养佛以及众僧,以求灭除七世父母的罪业。
十方诸佛见到僧众通过安居精进,发露忏悔,更有人专心修持圆满证得圣果,成为众生福田,大畅佛的本怀,因而心生欢喜,故这一天又被称为 佛欢喜日。
盂兰盆节,尽孝道
“盂兰盆节”在我国开始流行,是在南北朝时期。《盂兰盆经》中所提倡报答父母之恩,与我国传统思想“孝道”不谋而合。佛法不仅强调孝亲报恩,其中的“孝”是超出一般世间孝道的究竟圆满之孝。
因此,农历七月十五是非常殊胜的日子,施主于此时供养佛陀,以及通过供养自恣戒体清净、甚至已证圣果的众僧,以此功德回向历代宗亲、冤亲债主、已逝亲朋、累世父母,不仅现世父母消灾延寿,七世父母也能脱离恶道。
布施积功德从转发此始,与更多众生共修功德;
求助敬佛微信号:jingforuiyi
关注敬佛公众号:jingfo2016

很赞哦! (74)
上一篇: 【抢救火锅狐狸】敬佛第178届代放生完成